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

別把生命看做問題

  • 撰文 劉孟奇

別把生命看做「問題」 它其實是個「機會」

「生命教育」在這幾年是個熱門的語彙。什麼是生命教育?我在網路上找到教育部的中程計畫,其定義為「經由觀察與分享對生老病死之感受的過程中,體會生命的意義及存在的價值,進而培養尊重和珍惜自己與他人的生命情懷。」

最近的一則新聞,也可以反映出目前政府對於生命教育內涵的認識。根據10月的報導,教育部為了深耕生命教育,製播生命教育宣導短片五支,其標題包括:「快樂生氣,自己決定」、「何必為難自己」、「走過憂鬱,我更喜樂」、「分手讓我更懂得愛自己」、「走出黑暗迎向陽光」。

不是說這樣的生命教育有什麼錯,但是坦白說,我覺得對於年輕人而言,這種生命教育的定義、目標、內容,未免太過於沉重與消極。依照這種定義的生命教育,等於是要青少年早早就達到「參悟生死」的境界;而從那五支宣導短片的標題來看,我們基本上是用「扣分法」來教孩子們認識生命,一切都從負分開始計算。

在我的想像中,至少對於青少年來說,生命教育應該是要設法讓他們瞭解:自己的生命可以有多少可能性,可以多麼有趣,而只要好好運用,就可以對自己、對家人、對朋友、對社區、對社會做出許多美好的貢獻。簡單地說,我理想中的生命教育,是能夠培養學生「建構自己與他人幸福的能力,並樂意擔負起追求幸福的責任」。

這背後其實是兩種相當不同的思考方式:一種是把年輕的生命思考成「問題」,所以要做種種「防治」;另一種則是把年輕的生命思考成「機會」,所以要做種種努力,讓這些機會成為精彩的真實。對於前者,重點會是要年輕的生命趁早學會如何避開「夢醒時分」的痛苦;從後者來看,重點則是要鼓勵年輕生命勇敢作夢,特別是敢作如何讓自己與世界都更幸福的大夢!

無論如何,這也意味著生命教育的教學方法不應只侷限於「觀察與分享」,而應當更重視,如何讓年輕生命能夠從實際體驗中培養出「建構幸福的能力」。舉例而言,大部分關於幸福感的研究都指出,有沒有能力跟別人建立彼此互信的關係,是決定「能否感受到幸福」的重要因素。

這種能力不太可能只是坐在教室裡,藉著「與他人不斷考試競爭」的生活模式就能培養出來;而必須透過如小組互動、社團生活、社區參與等教學方法及學習經驗才能加以建構。要建立能夠教導「如何追求幸福」的生命教育,對於我們目前的教育模式來說,將是很大的挑戰。(本文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